目錄
什麼是眼袋?與臥蠶、淚溝有何差別?
眼袋是指下眼皮下方因為眼周支撐結構(眼眶筋膜)鬆弛,內層脂肪小包向外突出而形成的「脂肪凸起」。它會讓眼睛下方出現軟墊狀的膨隆感,視覺上容易顯得疲憊、憔悴,甚至讓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要道道。
臥蠶 VS. 眼袋 VS. 淚溝:三者差異一次搞懂
- 臥蠶(Eye Pouch):其實是一塊位於下眼輪匝肌下方的肌肉條帶,寬約0.2–0.7 公分。當你微笑時,臥蠶會微微隆起,讓雙眼更顯有神和親切感,可說是「微笑標配」。
- 眼袋(Eye Bag):由脂肪堆積所致,呈現倒三角或枕頭狀的腫脹塊,通常飽滿度不隨表情改變,除非按壓或躺下才會稍微平坦。
- 淚溝(Tear Trough):是一條自內眼角往外下方延伸的凹陷線,主要由皮膚與眼輪匝肌之間韌帶結構拉扯形成,會讓眼下暗影更明顯,帶來憔悴感。
為什麼會有眼袋?
隨著年齡增長,體內膠原蛋白減少、皮膚與筋膜支撐力下降,加上先天脂肪囤積或後天水腫,便會讓眼周脂肪向外擠壓,推起薄薄的下眼皮,形成我們熟知的「眼袋」。
為何會有眼袋?眼袋7大成因一次看
- 遺傳基因:先天脂肪層較厚、筋膜支持力弱。
- 肌膚老化:膠原蛋白流失、皮膚與筋膜鬆弛。
- 睡眠不足:導致皮膚循環差、易水腫。
- 長期疲勞:眼周肌肉長時間緊繃或過度使用。
- 飲酒吸菸:加速膠原蛋白流失與血管擴張。
- 高鹽飲食:體內水分滯留,易形成水腫性眼袋。
- 鼻部過敏:鼻竇壓力使眼眶脂肪前推更明顯。
眼袋怎麼改善?
眼袋的改善方法多元,涵蓋日常自我保養與專業醫美介入。居家可透過冷/熱敷、精準按摩與飲食/睡眠調整緩解短期水腫與疲憊感;外用產品如含咖啡因或維生素C的眼霜,也能促進血管收縮與膠原增生。若想要更明顯、長效的改善,可考慮注射玻尿酸或膠原蛋白刺激、電波/音波拉提等非侵入式方是最終則可透過下眼瞼成形術(blepharoplasty)去除或重定位脂肪,達到持久平滑效果。以下詳述各種方法與優缺點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眼袋改善方案。
眼袋改善|居家自我保養
冷熱敷交替
- 冷敷:使用冰袋、冰湯匙或冷茶包,每次敷 5–10 分鐘,能暫時收縮血管、減輕水腫。
- 熱敷:搭配溫毛巾或專用陶瓷棒,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代謝滯留液體。
精準按摩
- 淚溝引流:指腹由內眼角輕滾至太陽穴,每次 1 分鐘,增進淋巴排水。
- 按壓眼袋:以無名指點壓眼袋凸起處,上提後放鬆,每側重複 10 下,協助脂肪分散。
生活習慣調整
- 睡眠:保持每晚 7–8 小時,睡前將枕頭墊高約 15°,降低液體滯留。
- 飲食控鹽:減少高鹽加工食品與酒精攝取,多喝水、綠茶或菊花茶以促進利尿。
眼周保養品
- 含咖啡因眼霜:可收縮微血管、快速緩解浮腫;建議早晚使用,並輕拍促吸收。
- 維生素C/胜肽配方:刺激膠原蛋白合成,長期改善細紋與鬆弛
專業醫美協助:針對性改善眼袋方案
1. 隱痕眼袋手術(內開式)
- 適用:中重度眼袋、皮膚鬆弛明顯。
- 優勢:傷口隱藏於眼瞼內側、取脂再利用填補淚溝、恢復快速(7–10天)。
2. 玻尿酸淚溝填補
- 適用:輕度淚溝或「假性眼袋」;需改善凹陷感。
- 優勢:非切開、效果立即、可維持6–12月。
3. 電波拉皮/音波拉提
- 適用:肌膚初期鬆弛者,搭配緊緻拉提。
- 選項:鳳凰電波(單極)、精靈電波GENIUS(雙極)、海芙音波U3(HIFU)等。
眼袋手術術後護理與維持
- 前3天冰敷,第4天開始溫敷,每天2–3次。
- 生理食鹽水清潔+藥膏保養,保持傷口與注射部位乾燥。
- 避免大力揉眼、過度用眼,並持續低鹽飲食與足夠睡眠。
- 術後2周開始瘢痕按摩,加速組織柔軟與再生。
愛爾麗醫美集團
- Facebook|愛爾麗診所
- 客服專線|0800-008-070
- 營業時間|週一至週六 10:00~21:00/週日公休
